2020 年终总结

2021/01/10

COVID-19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在广州,记得我 12 月底从杭州飞回广州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得和 SARS 一样严重。印象中那个时候的关键词是:安静,冷空气,未知。不知道这样的情况会持续多久,每天关注着 Telegram 的 Broadcast 看新增的感染有多少。同时还远程办公着,做着「花呗来电」的需求。没错,就是那个让你付钱还要每月打电话提醒你还花呗的服务。

没想到多年前我们都在探索的远程办公,会因为一场传染病让更多人体验到了。但显然,我体验到的只是畸形的远程办公,他披上了远程办公的外衣,让我们每个人变成了 On call 24 小时 —— 比如我甚至在炒菜的时候还要接入电话会议。

我思考了很多,在 4 月份决定离开阿里巴巴。后来我面试了一些公司,那些你能说得出名字的公司我应该面了有一半。我很奇怪现在的「大厂」招聘到底是什么标准,问的问题到底有什么意义,让我一度严重怀疑我的能力。当然,有些面试者可能也觉得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在博客上侃侃而谈的人,连浏览器如何验证 HTTPS 证书的都不知道。

后来落实了现在的工作,不过我现阶段不打算过多的提及我的新工作。但在这个新的环境,遇到的新的人们,对我一些固有的想法有了不少的冲击,让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和反思:

  • 优秀的程序员和普通的程序员之间很多时候只隔了一层好奇心,对「有没有更好,更有效率,更聪明的做法」的好奇心。在这个时代,「代码」是一种生产资料的,而大量的程序员们却自己忽略了这一点,或者自愿放弃了这点
  • 把技术作为兴趣的人是少数,只是互联网让我们有机会聚集到了一起,这让我很长一段时间误以为这就是程序员的常态。现在每当我因一个程序员缺乏专业素养而内心愤怒的时候, 我都会提醒自己,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一样愿意(或者有条件)把技术带到日常生活中去。 我每天吸收的资讯、读的书大部分都和技术有关,这只是因为我的兴趣和职业都恰好是技术,但别人不是。
  • 我在很多人的眼里是幸运的 —— 我有条件在很小的时候接触计算机,我「幸运地」在退学以后还能进「大厂」,等等等等。我承认我是幸运的,但我一直在思考,我所享受到的幸运,可以如何为那些不那么「幸运」的人带去一些有用的东西呢?博客是我一直在做的,也能稍微达到目的,但这远远不够。

技术

  • 在一个内部平台用了 hapi, 我非常喜欢 hapi/boom 的设计。hapi 是我目前用 Node 写 API Server 的首选。
  • 学了一段时间 Go, 写了 snp. 目前还没有场景用到 Go 的更高阶的特性。以后我会尽量把和前端无关的工具用 Go 写。
  • 我仍然一直在关注 ReScript (也就是 ReasonML), 我认为 ReScript 是所有编译到 JavaScript 的方言里最优雅的语言。她的特性弥补了用 ECMAScript 写 React 的缺点。

我今年最喜欢的技术

Best buy

(*排名分先后)

我也对我买过的数码产品进行了反思,觉得有些对我来说是性能过剩的:

iPad Pro

如果现在让我选,我肯定会选更便宜且支持二代 Apple Pencil 的 iPad Air. 我目前对 iPad 的需求只有:

  • 支持二代 Apple Pencil
  • 支持蜂窝

MacBook Pro 32GB 内存

我在买这台 MacBook 的时候特意把内存加到了 32GB, 但这些年用下来,我发现我对 laptop 的需求瓶颈不在内存,而是 CPU, 运算速度,续航和发热量,而这些东西在这台 MacBook Pro 都没有做得好。

我可能会在一年后换成 M2 的 MacBook Air 取代这台 MacBook Pro.

Apple Watch

Apple Watch 对于有氧训练来说确实非常好用,但对于我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力量训练的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唯一的用处只有一些健身记录的 App 可以通过 Apple Watch 在训练的时候进行记录,或者组间计时。而我更愿意用小本子来记(因为记录一些训练感受的备注更方便),我的卡西欧手表计时也足够方便。

我也用 AutoSleep 记录过一段时间的睡眠时间和质量,但我本身睡眠就没有什么问题,所以这些数据对我没有什么帮助。

工具

今年用到了两个新的工具,值得分享给大家。

Roam Research

我在试用了 30 天 Roam Research 以后就发现我离不开它,所以咬着牙订阅了它。我记的想法或者笔记通常是零散的,没有组织的,但在 Roam Research 里可以通过 tag 和 backlink 把这些零散的记录关联到一起,可以很好地辅助我的写作。

比如在我的 Roam Research 里有提到关于 Roam Research 的记录都能直观地看到:

有时候我在写作的时候会惊喜地发现有些有关联的笔记我自己都已经忘了,如果不是 backlink 我可能永远都不会想起它。所以它就像是我第二大脑 :我们虽然暂时还无法复制我们自己的大脑,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字笔记的方式创造一个我们大脑的子集。它记忆了自己曾经学习过的、思考过的东西,永远不会忘记。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翻查这个第二大脑的记忆,而且他是网状的,拥有一定程度上的「联想」。

我之后会详细地分享我是如何用 Roam Research 的。

Cubox

https://cubox.pro

我以前不用书签管理工具,有些曾经读过的文章和工具,在之后想找也找不到了。在用了 Roam Research 之后,感受到了 tag 的强大力量,所以我开始用书签管理工具, 给每一个书签加上标签,日后我可以通过 tag 的组合找到忘掉的东西。

  • Cubox 也替代了我其它的 Read it later 工具,我现在看到无法短时间消化的文章,都可以收藏到 Read it later 的文件夹里,到晚上统一处理。
  • 在移动端用 share sheet 也可以很方便把移动端上看到的页面收藏到 Cubox

阅读

《精通正则表达式》

我是在一次面试的时候被问到过一个用正则表达式提取一个固定语法的句子里的信息的问题,之后我就读到了这本《精通正则表达式》,前三章已经让我收获非常大。这个收获不是那些正则表达式的基本语法,而是这本书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思想 —— 把正则表达式作为一种工具去运用它。

我在读了这本书之后再也没有了以前对正则表达式的那种恐惧,而且还因为正则表达式学习了很多关于 Parser 的知识,也在日常开发中惊喜地发现有很多问题可以用正则的方式解决。

《精通正则表达式》是我今年读的最有价值的一本书。

How to make smart notes

因为用 Roam Research 所以读的一本书,讲的是做笔记的方法论。

Even the best tool will not improve your productivity considerably if you don’t change your daily routines the tool is embedded in, just as the fastest car won’t help you much if you don’t have proper roads to drive it on. Like every change in behaviour, a change in working habits means going through a phase where you are drawn back to your old ways.

《整洁架构之道》

我最早的职业规划是成为一个架构师,在工作以来也用自己的方法「设计」过很多系统和工具,这本书是讲真正的软件架构,里面解答了很多我想要知道的答案,软件架构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做软件架构,如何做技术选型。还有一些真实的架构案例可以参考。

这本书我要再读一两遍才能详细地和大家分享。

新的一年想做的

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可以在今年做一个小而美且有人愿意购买的产品,她会是好用的、体验好的、克制的、能带给用户更深层次的价值的。就像印刷机,他表面上看上去只是一个工具,但他对于人类知识文化的传播是功不可没的


通过支付宝 [email protected] 或赞赏码赞助此文